158-3651-7730
園林綠化工程可以顯著改善城市環境,解決空氣質量差的問題,降低城市噪音,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。園林幼苗是園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種植維護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園林實際建筑質量和作用,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,一些新的施工技術和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園林幼苗種植維護,幼苗存活率顯著提高,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。
1.園林綠化工程的重要作用。
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許多地區非常重視城市文化的選擇,以提高城市的內涵和發展環境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空氣質量,吸收空氣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和噪聲,降低污染物含量。許多綠色植物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,解決了城市中高層建筑過于單調的問題。目前,各地區城市用地日益緊張,綠化面積逐漸減少,有關部門應合理規劃,加強園林管理,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整體水平。
2.園林綠化苗木種植技術。
準備2.1土壤和容器。
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提供的各種養分。為了保證園林綠化苗木的正常生長,需要去除土壤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和雜質。首先,需要進行場地平整和土壤改良。施工前,應對使用的土壤進行試驗,并在不合格的土壤中加入稻殼等適合栽培的物質,以提高整體肥力。施工過程中避免對周邊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的破壞,妥善準備施工所需的各種容器,做好翻地施肥工作。
2.2苗木修剪。
在氣溫較低的秋冬季節,應增加苗木修剪量,減少植物葉片表面的蒸騰和相互作用,避免苗木內部溫度過低。修剪還可以保證幼苗的水分代謝處于平衡狀態,提高成活率。通過合理的修剪,可以保證幼苗的形狀,提高觀賞價值,減少各種病蟲害的發送,保證幼苗的健康。正常情況下,生長旺盛的闊葉樹需要控制修剪量在30%-60%,落葉樹需要控制修剪量。
60%-90%,針葉樹木主要進行疏枝處理,修剪量控制在20%-40%1。
2.3苗木的運輸和移植。
如果幼苗在運輸過程中處理不當,很容易死亡。為了避免這種問題,運輸前需要噴水。如果運輸距離較遠,途中也需要噴水,注意避免碰撞或磕碰。種苗的關鍵環節是移植幼苗,使幼苗形成價格比較發達的根系。幼苗移植的方法包括縫紉、穴位和溝渠。在移植過程中,需要與實際種植數量妥善銜接,確保隨時運輸到位,保證同一區域幼苗的整潔。一年生闊葉幼苗在移植前需要切斷根系,使其樹干筆直。修剪根系時,應重點切割分裂的根系。操作時應包裹泥漿,用生根粉、生長素等化學物質保持根系,保證移植效果。移植前需設置排水設施,清理現場,合理安排苗床,方便幼苗接受陽光,并按株距定點放樣。為了保證根系的吸收能力,通常隨時種植。根據幼苗的具體質量,一些特殊的幼苗可以攜帶一定數量的土球進行移植。在移植過程中,應首先處理裸根幼苗的幼苗,挖出距根約10厘米的幼苗溝,切斷幼苗根和側根,取出幼苗放入幼苗籃。根據幼苗的具體尺寸確定土球的大小,并在外圍位置安排操作溝。幼苗開始后,放置在陰涼的位置,不同等級的幼苗分區種植。合理包裝,確保土球不出現散球。種植時,幼苗應加強,根系通常在地面3厘米以下,向上提升幼苗。使細土與根系完全結合。上土壤后,進行二次填充操作。
松土覆蓋表面,保證土壤的整體透氣性和透水性。
3.園林苗木養護技術。
3.1樹木表面包裹。
幼樹的樹皮相對較薄,需要用粗帆布或草繩包裹,以避免蛀蟲和干旱,同時在低溫天氣避免凍傷。一些新種植的數量需要用草繩包裹,以免被風吹倒或燒傷。包裝時應涂抹殺菌劑,以減少細菌感染。
3.2抹芽
在樹木生長的早期階段,需要去除多余的芽,也稱為擦拭芽。剪掉多余的直條可以減少養分的浪費,保證樹干和主枝的正常生長,防止樹冠的正常通風。
3.3防止病蟲害。
預防病蟲害是園林幼苗管理的核心工作。傳統的維護管理往往在各種病蟲害發生后進行處理,不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存活率。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,許多地區在病蟲害發生前都取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。首先,要仔細分析病蟲害的具體類型,建立有針對性的處理機制。采用生物、化學、人工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,適當種植一些具有抗病驅蟲能力的植物,提高園林幼苗的抵抗力。根據園林幼苗的不同情況,采取不同的管理和維護措施,確保病蟲害處理的效果。
園林工程可以美化城市環境,降低污染物含量,為人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,是國家貫徹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的重要措施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,應采取合理措施種植幼苗,選擇合適的幼苗,加強日常管理,項目結束后需要實施合理的維護措施,重點防治各種病蟲害,提高幼苗存活率,使園林綠化工程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。